《大主宰》:“权衡下”的故事与“熬出来”的特效丨专访白一骢
《大主宰》:“权衡下”的故事与“熬出来”的特效丨专访白一骢
如今《北灵少年志之大主宰》已经上线一周多时间,观众对于该剧的讨论一直都在继续。
改编自天蚕土豆的奇幻小说,王源 、欧阳娜娜 的主演阵容,《大主宰》在露面之时便受到关注,而在主演强大的流量之下,关于该剧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演员、感情戏、还原度、特效成为了观众评价《大主宰》内容的几个重要元素。
有的网友评价《大主宰》与原著作品改动不小,男女主人公的人设有些简单,有的网友觉得当初并没有对《大主宰》的特效部分抱有很大期望,但此次的特效超过预期……
同其他类型相比,作为一部奇幻IP,《大主宰》在影视化时的难度不小,甚至被圈内人评估能够影视化的程度不高。因此对于制作团队灵河及白一骢来说,即便操刀过很多作品,但他们也表示也很难保证一定能够让粉丝与读者都满意。
对于讨论,总制片人白一骢没有回避,在与骨朵的交流中,他一一回答网友关于改编的疑问,而听到网友在特效上的一些肯定的声音,他觉得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此次的特效管理。
此刻,白一骢及团队每天观察着观众的评论,“我们希望了解观众的反馈,了解观众对这个戏本身的一些建议,可能它或许对我们这一次的帮助不大,但对未来做剧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帮助的。”
如今随着《大主宰》的热播,观众的讨论热度也在继续,根据数据显示,《大主宰》也排在骨朵热度指数排行榜前列。
人设与故事是多次权衡下的选择
目前我们现在收到的最多的反馈就是关于改编这方面的建议,白一骢说,这的确是一个我们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开拍时,我们也知道《大主宰》与原著的内容方向进行的调整,会引起观众的一些声音。
作为一本网络连载小说,《大主宰》拥有着近500万字的内容,而在影视化时便要被浓缩到48集的体量,这其中肯定要舍弃大量内容。而在制作团队接手《大主宰》这个项目前,之前便已经有过改编好的几个剧本,其中就包括那种非常接近原著的本子,但是白一骢和制作团队在总结分析时发现,原著中世界观十分宏大,故事也体量也很大,但影视改编为了在很少的集数下使故事更立体,更符合现阶段观众的观剧体验,可能必须要做一定的取舍。
与此同时,《大主宰》作为一个奇幻IP,庞大的世界观,人物出现的几个大场景,这些都让在其影视化过程中,产生了相较于其他作品更大的改编困难。“是否可以落地执行?”成为他和编剧汤佳羽团队在改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汤佳羽团队作为做过《精绝古城》的编剧团队,也有着较为丰富的改编经验。
“有些内容,基本上是不太能够拍出来的。”如贯穿故事始末的灵力便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在《大主宰》的前几集剧情内容中,少年
不少原著粉丝提到剧中牧域的设计与自己脑海中的牧域不太符合,其实我们也在想是不是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和原著粉丝不太一样,“因为很多东西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站在核心创作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其实在选定男主之后,就存在一些讨论。”白一骢说,熟悉在《大主宰》原著的观众都了解,在原著作品中,刚出场的牧尘,是一个年纪是比较轻的男孩,我们当时在选定王源的时候,他大概也就17岁,因此现在的人物与原著人物登场的时间还是比较接近的。”
也是因为年龄较小,团队选择了按照正常的发展逻辑来去做感情戏。在选定角色之时,制作团队也收到了不少粉丝的留言表示,希望剧中不要涉及太多的感情戏份。于是在结合对于市场上一些同类作品的分析和判断后,白一骢和团队觉得,如果将角色塑造的城府很深,加入过多的感情戏份,可能可信度也会随之降低。
于是权衡取舍之下,我们最终选择了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的梳理,尽可能让感情戏做到单纯可信,以希望符合影视化观众的感受,也就形成了现在的《大主宰》。
面对网友对演员人设、故事情节等较为简单的评价,白一骢表示他是接受的,“因为《大主宰》的整体定位,还是希望它是一部能够获得更多年轻观众关注的作品。故事的本身也是希望大家通过牧尘升级打怪成长的过程,可以感受到他身上那种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希望能够给年轻人传递一种积极的价值观。”
如今《大主宰》播出一周多时间,观众对于该剧的评价不一,该剧的热度也排在前列。
特效没有想象的那么烧钱
“剧组特效还不错,是超过预期的”一些网友评价道。作为一部奇幻类作品,特效对于剧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大主宰》的特效得到了部分观众的认可。
谈及《大主宰》的特效,面对网友肯定的评价,白一骢解释道,《大主宰》的后期特效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相对于一些戏来说,特效预算可能属于比较高的那类,但对此次技术与投入的描述,白一骢没有过多谈及,而提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词汇——“特效管理”。在他看来,特效不能够用投入成本去直接衡量,而是不花冤枉钱。在很多情况下,花在特效上的钱被浪费的不在少数。
白一骢认为“大家觉得此次《大主宰》的特效还可以,是我们也是在交了很多学费之后,通过不断总结经验,获得的一次特效管理上的成功。”最后拍出来呈现的东西是不是与当初自己所想的东西是一样的,这是所有的特效团队在制作时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而《大主宰》在特效上的表现和我们之前所想的还是差不多的。
从一开始的设定到最后的拍摄,从中间的实施到最后的呈现,对于这些内容之间的衔接,相对于之前,《大主宰》项目做的是比较完善的,也是因为近几年来自己在特效了吃了很多亏,大家也一点点开始积累起来了对于特效管理的意识。回想起近两年自己在特效上走过的“弯路”,白一骢感慨颇多。
现在大多数的剧集在制作特效时,一般都会采用绿布的方式进行。在一个全绿的背景下,演员站在里面幻想着情景进行演绎,然后后期进行抠像,将人与景结合在一起,但不难发现,有时候整体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让人满意。
于是,在此次的搭景中,白一骢说,此次《大主宰》整体的景都搭得较大,为的便是把人与景重叠的部分也搭建出来。北灵学院的搭建高度就将近6米,团队又运用了CG技术将其延展到二三十米高的位置,在拍摄时,延展的部分也不会与人进行交叠,希望《大主宰》整个前后景都能让观众感觉到正常、舒服。
之前剧组在绿棚拍摄并没有考虑到绿光反射的问题,演员脸上出现泛绿光的情况也不少见,白一骢表示,剧组在搭景制作时就要考虑到反光面积,在《大主宰》中,我们把反光面积的这个部分也延展了出去。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在一部部戏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同时,我们也会参考其他公司的优秀剧集,学习别人的经验,去努力规避一些问题,少走一些弯路。
此次白一骢还选择了继续与已经有过几部戏合作的特效公司来制作《大主宰》。“因为有过合作,大家之间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也都十分熟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间的损耗也进一步降低,最终呈现的结果也相对更好一些。”
在采访中,白一骢始终表示:“特效不单单是一个钱的问题,真的只有做到这一步才会想到,之前交的学费都不是白交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经历,没什么捷径,大家也都是这样,在熬了好多年后,一点点摸索一些经验。”而此次的《大主宰》得到观众认可的背后,也证明了白一骢及团队此次在特效管理上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的。
变化的市场,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
14年操刀第一部网络自制剧《暗黑者》,被大家称为“网剧一哥”,2015年《盗墓笔记》为爱奇艺拉来500万新增会员,身披《S.C.I》《老九门》《沙海》《黄金瞳》《热血少年》等多部作品的白一骢,在网生内容上都不断向前探索,对于题材与内容的把控也走在前列,他的理念似乎没有变过——没有方法论,一直求变。
去年,白一骢在一次影视沙龙分享中就表示,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不知道怎么做成功的人,我只知道我们通过什么方式,不把这个事干得彻底搞砸。我唯一的能力就是在不搞砸的情况下,有可能在未来会产生一些成功的可能性。
此刻面对骨朵的采访,他还是坚持,“我是比较排斥做剧的时候有方法论的,一个项目的成功,包含很多元素,大家不可能复制上一次的成功,也不可能在上一次的成功里边找到所谓的规律。任何一部剧做出来之后,它是有它成功的部分,也有不足的部分,但是成功的过程往往有很多不同,谁都不能保证用到下一步剧中就一定会成功。如果有,自己做出来的项目也不会出现明显不同的声音。
面对观众对《大主宰》的讨论,白一骢很坦然,一部作品,有讨论总比没有讨论要好,不同的声音很正常,我们愿意接受大家的不同声音。我每天都会去看网友的一些评论,团队也会做一些舆情的检测,了解观众的反馈和一些关于作品的建议,这些建议反馈可能在这部作品用不到,但是对于我们以后在做剧时还是很有帮助的。
谈及未来网剧市场可能的大方向,市场上哪种题材将受到欢迎,是偏向男性受众还是女性受众,此刻的白一骢也在思考,很难做出回答。
有时候我觉得有些东西很奇怪,《大主宰》明明是个男生作品,但按照目前的数据来看,《大主宰》的女性观众其实大大超过了男性观众。白一骢在想,现在大家都存在一种状态,希望更多的偏女性向。
一个特别男性化的剧,可能它的大部分观众都是男性,而同另外一部大部分都是女性观众的剧相比,两部剧的播放量可能差不多,但可能因为女性的传播分享意愿更强,因此它的传播度可能会更多一些。白一骢说。
无论是男频剧还是女频剧,在一个市场里,不可能只存在一种类型。即便不能判断市场的风将吹响何处,但白一骢觉得在大火的剧集的剧集背后是有一群男女性别占比均衡的观众。
在这个以女性为主导的剧集市场中,如何打动剧集市场中的男性受众?身为男性编剧、导演、制作人的白一骢也在慢慢摸索,其实男性观众很简单,不需要讨好,而是需要让他去思考。思考的东西就没有什么逻辑和方法,把最好的内容用一个良好的呈现方式给对方,只要这个东西是一个好东西,最后大家应该还是会去看的。
在网剧领域活跃了6年有余,白一骢经历了网剧迅速发展的整个过程,自己也完成了从编剧向导演、制片人的转型,深刻感受到了网剧的迭变。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去唯市场论,但有的时候也需要不要那么唯市场论,转身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一些东西。但是我并不是说目前自己做出来的东西都是多有价值的东西,而是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努力,在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中积累经验,做出更多有深度的作品。
从野蛮生长走向精耕细作,几年时间,随着技术的发展迭代,网剧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早前,网剧与电视剧呈现出了两种非常不同的发展方向。而在2014年之后,网剧迎来了井喷时刻,越来越多的人扎根网剧市场,一批传统的电视人也投身网生内容。根据骨朵数据显示,2014年全网网络剧总流量123亿,2015年这个数字上升到229亿,2016年更是达到892亿,如今,网剧与电视剧内容基本上已经别无二致,两者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单薄。
网剧市场需要大家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在白一骢看来,电视台的直播方式限制了剧集内容的制作方式,而互联网影视的连续延续性、互动性要远远强于电视台的播放模式,网生内容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在播出之后继续做文章的,这或许是一个方向。真正好的网生内容,应该是可以进行连续开发的,如像美剧、英剧这样一季一季进行。但这个模式本身还存在有很多需要探讨的地方,题材类型能不能持续也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去进行评判,这可能还需要几年的路要走,需要大家一起去尝试。
他也希望自己未来做剧的时候也能够做出更多的这种可以不断往下开发的剧集,与此同时,因为自己比较喜欢技术挑战和科幻题材,也希望能够在未来的作品中能够多一些科幻的部分。而此刻对于观众的讨论,他也接受。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